正信偈真髓·正信偈讲赞(1)

华夏寺庙文化网 2017-07-25 10:50

正信偈真髓·正信偈讲赞

前言

尚未接触到净土真宗法雷辙(学派)之前,曾参考过很多解释《正信偈》的注解书,但总不是感到很称心。直到听闻了法雷辙的教义与安心六年后,有幸得以拜阅到瑞剑老师的《正信偈真髓》(九十三岁著作),才真正地体会到《正信偈》的妙味与殊胜,也才明白我们凡夫唯一出路的教法(净土真宗)的结晶,就是《正信偈》。心中的疑点因此得到释怀。
  对求法的人来说,《正信偈》的注解书虽有雨后春笋之多,将《正信偈》的法眼如实地诠释在我们眼前的,即是此瑞剑老师的《正信偈真髓》和《正信偈讲赞》的二部大作。因此,读过此二书的人,皆会有同样的感受,即同样的内容,每次拜读之,每次的心得感受皆不一样。因法理活泼泼地跃动在字里文中,故心境不同,自然感受会不同。且令人百读不厌,越读越觉其深妙无穷,这是瑞剑老师的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本书一共由两部组成,第一部是瑞剑老师九十三岁时的著作,名《正信偈真髓》,第二部是老师九十五岁时最后的力作,《安心极意》(十卷)第七卷《正信偈讲赞》的全译。二部书的内容皆流露着慈亲的悲心,及作者自信教人信的亲切情怀,这也是我将之中译出版的原因。愿识得中文并具宿缘者,透过此书,亦能同沾本愿法门的法喜,共登弥陀的本愿船。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瑞默恩师,是老师默默地耕耘,将瑞剑老师的遗稿陆续地编辑出书,后代的我们方能拜读到瑞剑老师的大作。同时更感谢老师六年孜孜不倦的指导,愚钝的我方能一饮弥陀慈亲的悲愿法水。最后更感谢台湾和裕出版社的种种配合,方能使“法雷丛书”一一的顺利出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译者 瑞觉 笔于日本彦根

正信念佛偈全文

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纲领)
  法藏菩萨因位时 在世自在王佛所(发愿·选择)
  睹见诸佛净土因 国土人天之善恶
  建立无上殊胜愿 超发稀有大弘誓
  五劫思惟之摄受 重誓名声闻十方(重誓大悲)
  普放无量无边光 无碍无对光炎王
  清净欢喜智慧光 不断难思无称光
  超日月光照尘刹 一切群生蒙光照
  本愿名号正定业 至心信乐愿为因(名号之益)
  成等觉证大涅盘 必至灭度愿成就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出世本怀)
  五浊恶时群生海 应信如来如实言
  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盘 
  凡圣逆谤齐回入 如众水入海一味
  摄取心光常照护 已能虽破无明暗(现生利益)
  贪爱嗔憎之云雾 常覆真实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云雾 云雾之下明无暗
  获信见敬大庆喜 即横超截五恶趣
  一切善恶凡夫人 闻信如来弘誓愿
  佛言广大胜解者 是人名芬陀利花
  弥陀佛本愿念佛 邪见憍慢恶众生
  信乐受持甚以难 难中之难无过斯
  印度西天之论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就师释示相承)
  显大圣兴世正意 明如来本誓应机
  释迦如来楞伽山 为众告命南天竺(龙树菩萨)
  龙树大士出于世 悉能摧破有无见
  宣说大乘无上法 证欢喜地生安乐
  显示难行陆路苦 信乐易行水道乐
  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
  唯能常称如来号 应报大悲弘誓恩
  天亲菩萨造论说 归命无碍光如来(天亲菩萨)
  依修多罗显真实 光阐横超大誓愿
  广由本愿力回向 为度群生彰一心
  归入功德大宝海 必获入大会众数
  得至莲华藏世界 即证真如法性身
  游烦恼林现神通 入生死园示应化
  本师昙鸾梁天子 常向鸾处菩萨礼(昙鸾大师)
  三藏流支授净教 焚烧仙经归乐邦
  天亲菩萨论注解 报土因果显誓愿
  往还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
  必至无量光明土 诸有众生皆普化
  道绰决圣道难证 唯明净土可通入(道绰禅师)
  万善自力贬勤修 圆满德号劝专称
  三不三信诲殷勤 像末法灭同悲引
  一生造恶值弘誓 至安养界证妙果
  善导独明佛正意 矜哀定散与逆恶(善导大师)
  光明名号显因缘 开入本愿大智海
  行者正受金刚心 庆喜一念相应后
  与韦提等获三忍 即证法性之常乐
  源信广开一代教 偏归安养劝一切(源信和尚)
  专杂执心判浅深 报化二土正辨立
  极重恶人唯称佛 我亦在彼摄取中
  烦恼障眼虽不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
  本师源空明佛教 怜悯善恶凡夫人(源空上人)
  真宗教证兴片州 选择本愿弘恶世
  还来生死轮转家 决以疑情为所止
  速入寂静无为乐 必以信心为能入
  弘经大士宗师等 拯济无边极浊恶
  道俗时众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说

第一部 正信偈真髓


  (1) 序文

【凡就誓愿,有真实行信,亦有方便行信。其真实行愿者,“诸佛称名愿”(十七愿)。其真实信愿者,“至心信乐愿”(十八愿)。斯乃选择本愿之行信也。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往生”者,则难思议往生(十一愿)也。“佛土”者,则报佛报土(非“化身化土”),斯乃誓愿不可思议一实真如海。《大无量寿经》之宗致(旨趣、要点),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右文摘录自亲鸾圣人的著作《教行信证》一书,此文因位于《正信偈》(《行卷》)之前,故又名“偈前文”。此文内容,乃《大无量寿经》的枢要,真宗的本义,《教行信证》的精神,且是《正信偈》的精华。 
  和此“偈前文”具相同精神的是“本愿成就文”,其文如下: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正信偈》全文总共六十行,一百二十句,与《和赞》一样,同为《教行信证》一书的浓缩。故《正信偈》与《和赞》的价值,被视同《教行信证》一样,要好好的拜读之。又三者中,以《教行信证》最难懂,《正信偈》与《和赞》因皆为诗歌的体裁,故较易朗朗上口。因此,真宗门徒,不问僧俗,一般皆以此为朝暮课诵的内容。又透过朝暮课诵,由拜读圣言中,领略圣教的精神,这是很重要的。 
  《正信偈》的要文,共有三处,列出如下,即: 
  一、“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 
  二、“本愿名号正定业 至心信乐愿为因”。 
  三、“唯可信斯高僧说”。 
  最初的“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二句,意在阐述净土真宗信心的根本义,此二句乃仿效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而来。《净土论》开首言: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此四句,乃天亲菩萨向释尊所做的自身信心的披沥,同时亦是净土真宗安心的准绳。 
  净土真宗开于此二句(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亦收于此二句。此二句即“南无阿弥陀佛”。《教行信证》即南无阿弥陀佛,故《正信偈》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机”,“阿弥陀佛”是“法”;“无条件的救你喔”的“阿弥陀佛”(法)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谢谢的“南无”(机)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故言“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讲“机法一体”的宗教,只有净土真宗,其他宗教无此教法。 
  第二“本愿名号正定业 至心信乐愿为因”。欲得此二句的精神很难,需下几十年的心血研读方可。若有拜读初版《教行信证》(板东本)的人,即可明白亲鸾圣人在使用“本愿名号”四字之前,是用“本愿称名”四字的,后来才将“称名”二字,改为“名号”二字。若不明白其中原委,不论多么费心的解释此二句(本愿名号)·(本愿称名)的异同,仍然会有意犹未尽之憾。 
  此中的历史典故究竟为何呢?原来此二句,各自有着教义性的历史传承。先是“本愿名号正定业”一句,此句来自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及法然上人与亲鸾圣人的“念佛往生”的教义传承。其次是“至心信乐愿为因”一句,此句来自天亲菩萨与亲鸾圣人的“一心归命”的教义传承。《行卷》言: 
  “尔者,称名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往生的志愿)。称名则是最胜真妙正业(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正业则是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可知。”
  此即是著名的“称名破满”文。光是学术性的研究论文,要达到概括性的了解,大致得花上二、三十年的时间方可。但是获得信心的人,那怕是目不识丁,也能一闻即悟的通达此文。 
  若不明白“称名破满”一文和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的精神,则无法了解此两句《正信偈》的偈文。想研究《正信偈》的学子们,要尽全力于此两句的钻研。 
  第三“唯可信斯高僧说”,此句是《正信偈》的结尾文。此文贵在提醒我们,光是知识性的研究七高僧的论说是不够的,佛法贵在与高僧的人格接触。很多人学佛,只把视线放在“要如何才能获得信心往生”、“要如何才能念佛往生”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如何才能往生”的上面,而忘记了高僧的人格存在,此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这样的心态学佛,无论学了多久,不论懂了多少教理,恐怕也还是得不到信心的。
  又,很多人把“信心”当成车票,以为只要拿到“信心”这张车票,就能搭乘往生船。其实这些人所想像的车票信心是不存在的。《御文章》言:
  “言信心获得者,即领会第十八愿也。言领会此愿者,即领会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也。”
  确如此文所言,但若无良师指导,是无法获得信心的。唯有接触到老师的人格·莲如上人的人格·亲鸾圣人的人格·七高僧的人格,人方能获得真实的信心。
  自己的人格先和老师的人格作感应道交,其实才能和如来的大人格打成一片。信心成立于此人格与人格的感应道交处。故古有言:“有人信易得,无人信难获。”亲鸾圣人将此语的精神表达于《正信偈》中,此即是“唯可信斯高僧说”。
  “我懂了”·“我觉得”的信心,都还在“义解教道”的范围内,还没有走出自力的领域。《叹异钞》说:“蒙信良师(法然上人)所言外,无别的窍门也。”此乃指唯有接触到良师的人格,方能获得信心。 
  《正信偈》共有二种,一是《教行信证》“行卷”卷末的《正信偈》,这也是一般所通用的《正信偈》,全名为《正信念佛偈》。另外一种是《净土文类聚钞》的《正信偈》,全名为《念佛正信偈》。
  《正信念佛偈》与《念佛正信偈》有何不同呢?“正信念佛”,即是“正信的念佛”,是先“信”而后“行”(念佛)。“念佛正信”,即是“念佛的正信”,是先“行”而后“信”。“正信念佛”,即信心流动,由口示现之,故说如此之念佛,为“报谢佛恩”的念佛行。“念佛正信”,则是教示吾人,“念佛之体即信心”。
  关于“念佛之体,是信心呢,还是名号呢”,此问题在学者之间有着很大的争议。法雷学派则讲“全用归体”,即“念佛”之用,必回归到其体的“信心”处,故法雷不采用从名号(体)出信心亦出念佛之“一体二相”的学说(石泉说)。
  “名号”流动为“信心”,“信心”流露于外,即“念佛”,三者乃一直线的关系(名号→信心→念佛)。由下往上溯行时,即“念佛”回归到其体的“信心”,“信心”又回归到“名号”,故言“信心”即“往生的正因”,“念佛”则是“报恩行”。此“信因称报”乃真宗的招牌。遗憾的是,有很多同行仍然认为一定要口称念佛才能往生,这是错误的观念。 
  净土宗讲“念佛往生”、“一行往生”、“行中摄信”、“一愿建立”的法门,这些法门皆属于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所弘扬的“观经法门”。观经法门所讲的“念佛往生”,是“念佛”的当下即是“信心”,“信心”即是“念佛”。而净土真宗所讲的法门,是开第十八愿为五愿(十一愿、十二愿、十三愿、十七愿、十八愿)的“教行信证”的法门。因此,净土真宗和净土宗的旨趣不同。很多同行不知真宗是“五愿开宗”的教法,故执意要口称念佛才能往生,这是很肤浅的想法,《御文章》一书中并没有一处提到“念佛即可往生”。又《正信偈》因随顺祖师观经法门即“念佛往生”的教义,故言“极重恶人唯称佛”。又《叹异钞》第二章的“亲鸾唯是念佛让弥陀救助”一文,亦是属于观经法门。 
  “信”和“行”,即信心和念佛,非常难懂,得花心血好好地钻研,直到真的弄明白了为止。讲到真宗学,大部分都是在讲“行信论”。谛知“本愿名号正定业”和“至心信乐愿为因”的关系的,即是“行信论”。
  是“信了往生”呢?还是“称了往生”呢?此问题很大,且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当经常置心于“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佛语中。深明闻信名号的“信一念”即住正定聚位的旨趣很重要。在现生住正定聚,名“即得往生”(现益);命终入灭度,名“难思议往生”(当益),净土真宗是“二益”的法门。
  有关《正信偈》的讲义书籍,可拜读桂利剑老师的《正信偈讲话》。其他则可研读先哲兴隆师的《教行信证征决》“行卷”的部分。不论是读哪本书,一定要有良师指导才行,自学的话一定会有误差。

(2) 本文

《正信偈》是《教行信证》的菁华。《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本愿”,依如来的名愿力往生。

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

“南无”即是“归命”,“归命”即是信从“汝正念直来,我能护汝”的佛语。一知“慈亲”,即知“无条件的救济”,此即是亲鸾圣人的信心,此外并无信心可言。“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即“阿弥陀如来”,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法藏菩萨因位时 在世自在王佛所
  睹见诸佛净土因 国土人天之善恶
  建立无上殊胜愿 超发希有大弘誓

“法藏菩萨”是阿弥陀如来的化身,他的老师是“世自在王佛”。法藏菩萨在看清诸佛净土的因行,及天上·人界的善恶相后,为了救度迷执的群萌,发心建立了无上殊胜的本愿,且圆满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吾人即是依此阿弥陀如来的大慈悲力、大智慧力、大誓愿力得救往生的。 
  五劫思惟之摄受 重誓名声超十方 
  法藏菩萨以大慈悲心建立了本愿,宣说“南无阿弥陀佛必定救你”,以五劫漫长的岁月,修行了六波罗蜜的万行,终于修证成为一位名“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因此,我们是依阿弥陀如来的名愿力往生。虽然有人说是以信心往生,也有人说是以念佛往生,溯其本源,二者皆是以“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没有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即无法往生。南无阿弥陀佛弘响十方,信佛的力量,念佛的力量,皆来自如来的本愿力。往生的信和行,皆早已含摄于南无阿弥陀佛中了。

普放无量无边光 无碍无对光炎王
  清净欢喜智慧光 不断难思无称光
  超日月光照尘刹 一切群生蒙光照

八万四千的光明尽含摄于十二光中,十二光中又以“无碍光”为代表。“光明”乃如来的功德力用,故亲鸾圣人说:“无碍光明,破无明喑慧日”。有此一句,事已足矣,行者不需再东张西望,四处攀缘。本愿和名号本一,光明和名号乍看是二,溯其本源,亦是归一,一即是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
  依如来的本愿力,依名号的功德力,救度众生的宗教,只有净土真宗。

本愿名号正定业 至心信乐愿为因
  成等觉证大涅盘 必至灭度愿成就

有人说念佛是往生的正定业(往生的业因),其实应该说是“名号正定业”(十七愿),又闻信名号的信心才是往生的正因(十八愿)。
  往生净土,悟大涅盘的是十一愿,故说十一愿是“必至灭度愿”。“灭度”是绝对真理(真如·法性)的觉城,一般所说的天国和乐园,并不是绝对真理的世界。
  十七愿的名号①,化为十八愿(选择本愿)的信心②,带领我们往生到十一愿“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的净土③,这样的往生叫做“难思议往生”。此义(①②③)非常重要,这即是所谓的“念佛往生”,以为用口称名就能往生的,并不是“念佛往生”。
  真实信心中,自有名号,有念佛。《一念多念证文》言:“视信弘誓必为报土的业因者,名之正定业。” 
  “念佛往生”的“念佛”当下就是“信心”,亦是“名号”。所谓“信心”,即是以“佛智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思议”!此即是信心。思虑要如何才能往生的念头,是自力的心。命极短的人虽来不及念佛,依信如来的“我等着你”的信一念,亦可往生。
  “至心”,是如来的智慧,亦是真实心。此如来的真实心传达到凡夫的心中时,即为信乐(信心),此又名“一心”。故“信乐”之体即“至心”,“至心”之体即“名号”。三心二意的担心自己是否能往生,对本愿起怀疑的,已非信心。
  “等觉”,即“等正觉”之意,与“正定聚”(现益)的意思相同。“证大涅盘”,是当益(死后的利益)。“大涅盘”,即大乘的涅盘,到达至高善,成佛,证得行大悲身者,即名“涅盘”。 

(3) 出世本怀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五浊恶时群生海 应信如来如实言

依大乘佛教的教法,严格修行不懈的人,即可成佛。但是自古至今,依之修行圆满成佛的人,无有一人。思及此处,当可明白释尊的出现,乃为说弥陀本愿海(本愿一乘)而来。故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言:
  “世尊说法时将了(将入涅盘之前),殷勤咐嘱弥陀名”。
  “如来(释尊)如实言”,指阿弥陀如来的本愿。除名号所具的真实功德外,并无真实的利益可言。大家若静心的思惟,反观自身的罪恶深重,无智无能,即能明白佛的慈悲,深广无涯底。桂利剑老师说法时,亦著力于此句“唯说弥陀本愿海”。

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盘
  凡圣逆谤齐回入 如众水入海一味

闻佛名“南无阿弥陀佛”,即生起“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喜爱心(信一念,三心即一的信乐)的人,是人已住于正定聚不退之位。此又名“不断烦恼得涅盘”(得涅盘分),此即是安乐(净土)的自然德,此即是本愿的不思议。
  “凡圣”,指凡夫和圣者。“逆谤”,指犯五逆罪及谤正法的人。犯逆谤罪的人,但忏悔领受信心,一样皆能同乘佛的愿力往生,就有如众多河水一流入大海,皆会变成同一个味道一样。

摄取心光常照护 已能虽破无明暗
  贪爱嗔憎之云雾 常覆真实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云雾 云雾之下明无暗

如来以光明摄取信心的人,且经常守护之。信心一获,无明烦恼即会被连根拔起。
  在有生之年,贪爱、嗔怒、憎恶的云雾常会层出覆盖信心。如生信的人也会起欲心,也会发脾气,这都是日光被云雾遮住了。虽然如此,云雾的下面却是清楚不黑暗的。
  净土真宗的教法,是教人“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尽量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自业还是自受,谁也替代不得。但并不是“做恶的就无赦”的宗教。善人也好,恶人也好,是普皆救度之的宗教。
  佛深明凡夫的本质唯是烦恼,因此大出狮子吼道:“汝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佛的慈悲语音,撼人肺腑。 
  获信见敬大庆喜 即横超截五恶趣 
  闻信名号法,经常不忘忆念如来,庆喜念佛的人,是已横断了五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界),能往生净土的人。在本愿名号的佛法中,称此为“横超”,又名此为“本愿一实大道”,“愿力之道”。
  真言宗的“即身成佛”和禅宗的“是心是佛”,都不是凡夫的能力可及的境界。真宗是唯一凡夫不断烦恼得涅盘之道。释尊如是言,恭敬获得他力信心者,对之起欢喜心的人,即为我的善亲友(《大经》言:“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一切善恶凡夫人 闻信如来弘誓愿
  佛言广大胜解者 是人名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是天界最美丽的花,故以之形容佛是芬陀利花。又真正的信者,虽然还是凡夫之身,却如芬陀利花般,是可尊可贵的。

弥陀佛本愿念佛 邪见憍慢恶众生
  信乐受持甚以难 难中之难无过斯

听闻佛法,若不谦虚、不老实、不诚恳的话,是无法真正闻到佛法的。深信释尊是佛陀,是几十亿万年中才出现世间一次的大圣者,常置心于佛前,心中敬佛、尊佛的人,自然而然会谦虚。傲慢、不明因果道理、懒惰的人,是无法听闻到佛法的。
  闻佛的教法很难,遇善知识(良师)亦是难,信本愿名号更是难中之难。信心之所以难,在于:

⑴、以为是自己在闻佛法,自己在信佛法,自己在念佛。老是把自己排第一,所以很难。
  ⑵、无我地信佛教·佛语·佛愿,很难。
  ⑶、超越善恶地仰信如来本愿名号的功德力,很难。
  ⑷、舍掉“要做点什么才能往生”的自力心,很难。
  ⑸、舍掉“我懂了、我可以了”的心,很难。
  ⑹、得良师、善法友,很难。
  ⑺、得人身,出生到有佛法的国度,入佛法的家庭,很难。
  ⑻、舍去“要获信,视信心为车票”的心,很难。
  ⑼、不离圣教,喜欢读圣教(佛书),很难。
  ⑽、由信心中弘扬佛法,踏出教人信的一步,很难。

(4) 就师释示相承宗义

印度西天之论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显大圣兴世正意 明如来本誓应机 
  提到东洋思想,则以佛教思想为主。融合了佛教的思想和信仰,为大乘佛教最高峰的,即是净土真宗。
  七位高僧们并非泛泛之辈,皆是伟大的人格者。唯有接触到这些伟大的人格者,我们方可得到信心。佛的“人格”即是佛的“真理”,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众生依如来的名愿力往生。

(5) 第一祖 龙树菩萨

释迦如来楞伽山 为众告命南天竺
  龙树大士出于世 悉能摧破有无见
  宣说大乘无上法 证欢喜地生安乐

真宗的第一祖,即印度的龙树菩萨(二世纪~三世纪人)。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大般若经》(六百卷)的大学者,被喻为第二释迦。释迦如来在《楞伽经》中预言说:“南天竺会出现一位叫龙树的大伟人,摧破有见和无见的外道思想,提倡空的哲学,修行证到欢喜地(菩萨位阶第四十一位)后,归依净土教,并声称自己当往生到阿弥陀如来的净土”。
  由于净土真宗是愚夫愚妇都能往生成佛的宗教,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低级,没有什么内涵的教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此法门乃为救极恶最下之人的极善最上的法门。
  有心一探空的哲学者,可拜读《般若心经》、《金刚经》和《中观论》,这是世界第一的哲学。接触大伟人的人格,是获得信心的最佳途径。

显示难行陆路苦 信乐易行水道乐
  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
  唯能常称如来号 应报大悲弘誓恩

龙树菩萨的宗教思想,表露于其著作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中。在文中,龙树大士把佛教分类为“难行道”(自力圣道门)和“易行道”(他力净土门),此难易二道是龙树菩萨所作的教判。
  菩萨言:“忆念阿弥陀如来的本愿,自然即时依本愿力入必定”,此是菩萨所作的安心的告白。
  此处的“即时入必定”的意思和《大经》的十八愿成就文的“即得往生”相同。即信一念时入正定聚不退位。在生平入正定聚的人,不论何时何日命终,一定往生灭度,证得大般涅盘。

(6) 第二祖 天亲菩萨

天亲菩萨造论说 归命无碍光如来
  依修多罗显真实 光阐横超大誓愿

第二祖天亲菩萨(印度,四世纪人),是不亚于龙树菩萨的大菩萨。净土真宗能拥有龙树、天亲二大菩萨为祖师,实是至高的荣幸。天亲菩萨造了《净土论》,论中说:
  ⑴“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⑵“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⑶“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⑴“修多罗”,指“经”。此处之经,指《大无量寿经》。“真实功德相”,指誓愿的尊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阿弥陀如来自利利他成就之相。
  从佛的立场来说,如来成正觉为“南无阿弥陀佛”,此名“自利”。众生领受佛所回向的南无阿弥陀佛,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名之“利他”。“自利利他圆满”·“自利利他成就”,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是为了我们而被成就的“真实功德相”。
  ⑵天亲菩萨向释尊披沥自身的信心道:“我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此“一心归命”,即是“真实信心”。
  ⑶心中浮现“佛的本愿力”,名之“观”;信本愿力,名之“遇”。信本愿力处,即已具足“能令速满足”的南无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的功德。

广由本愿力回向 为度群生彰一心

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即信顺如来的“汝正念直来”的敕命。为彰显此“信心”即“往生的正因”,菩萨在《净土论》中以身作则地宣言道:“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归入功德大宝海 必获入大会众数
  得至莲花藏世界 即证真如法性身
  游烦恼林现神通 入生死园示应化

“归入功德大宝海”,指在“信一念”中领受名号的功德时,即已入大乘正定聚之数。一往生到莲花藏世界(即弥陀净土),即能速证真如法性身,成就法身佛,并立即履行还相回向之约定,回游娑婆世界,以佛法力,自在地济度众生。又能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应化身,为众生讲说佛法。

(7) 第三祖 昙鸾大师

本师昙鸾梁天子 常向鸾处菩萨礼
  三藏流支授净教 焚烧仙经归乐邦
  天亲菩萨论注解 报土因果显誓愿

昙鸾大师德智非凡,故梁朝天子敬重之,并尊其为昙鸾菩萨。昙鸾大师为了研习《大集经》,一心想要长寿。为求长寿法,行访仙人,并得仙人赐授仙经。在归途中,遇西域来的高僧流支三藏法师。两人一番问答后,昙鸾大师烧舍了所得的仙经,并依止流支三藏法师受授《观经》,归依净土教。
  昙鸾大师为天亲菩萨的《净土论》作注解,名之《往生论注》(又名《净土论注》),《正信偈》赞《论注》的旨趣在阐明往生的因(信心)和果(往生成佛)皆是如来的本愿所使然。 
  亲鸾圣人依止法然上人学习观经法门的教法,同时依上人的指示,深入研究龙树·天亲·昙鸾·等三大师的著作。特别是安心方面,圣人以龙树·天亲·昙鸾三大师的信心为净土真宗信心的正统,并且以天亲菩萨为主,确立了自身的信心。故取天亲菩萨的“亲”字,昙鸾大师的“鸾”字,自号“亲鸾”。
  圣人对其师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宗旨是如何的看待呢?原来圣人视“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即是天亲菩萨“一心归命”的旨趣。因此,圣人的教义决非是废师自立,反而在法然上人的诸弟子中,他是唯一把“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发扬光大的。
  亲鸾圣人得了龙树·天亲·昙鸾三大师的心法,发挥了法然上人的《选择集》的真精神,明确地掌握了唯有“信心”才是往生的正因。由此开第十八愿为“五愿”,造《教行信证》,开创了净土真宗。因此净土真宗的著眼点在“五愿开示”、“教行信证”及“信心正因”。此举同时也证明了其他法然上人的弟子中,并无一人真正掌握到法然上人的真精神。
  如上所述,没有天亲菩萨和昙鸾大师,就没有《教行信证》,随之了就没有净土真宗的存在。

往还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因为净土真宗有“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的二种回向,凡夫的我们方能领受信心往生。
  “回向”,指依如来的本愿力,即如来回向所有的功德给众生,此名“回向”。信心也好,往生也好,直到成就正觉为止,无一不是如来的“回向”。
  净土真宗是回向的宗教。其他的宗教因无回向的思想,故须拼命地向神祈求,求救不可。
  《教卷》言:
  “谨按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就往相回向,有真实教、行、信、证”。
  又圣人在《行卷》里解释“他力”为“他力者如来本愿力也”。
  阿弥陀如来以正觉的功德力·名号的功德力,换言之,即以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依名号的功德向我们发出:“汝正念直来,我能护汝”的狮子吼,此即是“本愿力”。此“本愿力”即名“他力”。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言: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名号的成就即是他力,“闻信名号”也是他力,“即得往生”也是他力,不是我的力量。
  为我们说此“往还回向由他力”的意旨的,即是昙鸾大师。“正定之因”,指当有人问及往生的正因究竟是信心?还是念佛?还是修定善(坐禅)·散善(持戒、做善事)等诸行时,昙鸾大师的回答是:“唯信心”。
  今天有很多的同行,你稍微强调“念佛”,他们就想要念佛求往生。你稍微强调信心,他们就想要捉住信心得往生,仿佛信心是张车票一样。他们以为只要得到信心就可往生。这些心态皆来自对如来的“回向”·“他力”·“本愿力”·及“依名号的功德力往生”的无知所致。
  信心乃忘掉自己,感谢佛恩,唯是一念无疑的依顺佛语而已。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
  必至无量光明土 诸有众生皆普化

“惑染凡夫”,指如吾等罪业深重的凡夫。“生死即涅盘”,此句话很难。获信的人在有生之年,仍然会有欲望,会生气,这样的话,如何能说是“生死即涅盘”呢?
  此句是指虽然还未往生,未证入涅盘,但是此身已受到保证,一定可到涅盘,所以说是已经得到了“涅盘分”。圣人说:

超世悲愿由闻知 我等生死凡夫耶
  有漏秽身虽不变 心游净土乐无边

获得信心的人,既不说是凡夫,也不说是佛,故用“耶”字以显个中滋味。
  “普化”,指一往生净土则立获还相回向之身,因乘还相回向,故能济度诸众生,故说是“普化”。“化”,指能施化益之意。其他宗教,即使得生天国,亦是一去不回,没有“还相”。到天国只是自己一人获得永生,自己单独享乐,既不能成神也不能帮助其他众生。
  佛教则不然。佛法是一往生,立即成佛,一成佛即乘还相回向,不断地参与济度众生的大悲活动,这就是佛法。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等三位高僧的教法名为“大经法门”,其安心即是《大无量寿经》十八愿的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安心。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说道: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又说:
  “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
  天亲菩萨则说: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昙鸾大师在《论注》的开头说:
  “易行道,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文和《正信偈》的“正定之因唯信心”之意相同。 
  如右所述,可知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等三大士的“信心”,是《大经》“闻其名号”的信心,此“信心正因”即是净土真宗的基本。
  第四祖道绰禅师以下的善导大师、源信和尚、源空上人等四位祖师的教义,因以《观经》为中心,故名之为“观经法门”。“观经法门”乃教以“念佛一行”往生的“一行往生门”。因此“念佛”中早已含摄“信心”,故又说是“行中摄信”、“信行通摄”的法门,此即是“念佛往生”的法门。“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即“信心正因”。由于不知此中原委,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口中念佛即能往生”,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何谓“信心”?“信心”并非一般所言:“啊!我懂了”、“我认为如何”、“我有念佛故可往生”等凡夫自力的心,亦非凡夫的“知解分别”。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此即是“信心”。如莲如上人在《御文章》“圣人一流章”中所言般:
  “是不可思议的愿力,由佛治定往生”。
  以“愿力不思议”是“不思议”的,即是“信心”。又如《御文章》“信心获得章”言:
  “言信心获得者,即领会第十八愿也。言领会此愿者,即领会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也”。
  领受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的,即是信心。又能信顺“二河譬”的佛语:“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对佛语心生惭谢者,即是信心。 
  当一起研读《正信偈》与《和赞》,务必要正确的领解之。若不得《正信偈》与《和赞》的精神,是无法懂得《御文章》、《叹异钞》及《教行信证》的。
  净土真宗的法门,分天亲菩萨的“大经法门”(信心正因)和善导大师的“观经法门”(念佛往生)。同一个“安心”为什么教义会有不同呢?那是因为时代不同,化风不同的缘故,故从表面上看来,教义有二种之别。一般的同行因为不明白这点,才会执意地想要捕捉“信心”。当然吾人并非学究,不必也不须知道全部的真宗学,但是至少重要的地方要弄明白。对临终的人而言,“不用担心,不必害怕,大悲的慈亲等着你”的一句话既已足矣。一般活蹦健康的人则不能懈怠,要闻法、闻法、彻底的闻法,闻法不究竟是无法获得信心的。

(8) 第四祖 道绰禅师

道绰决圣道难证 唯明净土可通入
  万善自力贬勤修 圆满德号劝专称

道绰禅师(纪元562~645人),约出生于释尊灭后一千五百年左右(末法)。禅师在玄中寺拜阅到昙鸾大师的碑文后归依净土教。道绰禅师的功绩,乃将一代佛教判释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并舍诸行采念佛一行,又为昙鸾大师的“三不三信”作注解。
  道绰禅师在《安乐集》一书中,阐明舍“圣道门”转入“净土门”的原因有二:
  ⑴、在释尊灭后已久的末法之时,已无真正能修圣道门的人,即使有修行者,亦无证道者。
  ⑵、圣道门的教理深奥,凡夫无法解悟受益。 
  龙树大士将一代佛教分类为“难行道”和“易行道”。昙鸾大师则分类为“自力”和“他力”,道绰禅师则分类为“圣道门”和“净土门”。所谓“易行道”,指以凡夫身亦能于现生入“不退位”的易行道。
  七高僧中,道绰禅师、善导大师、源信和尚与法然上人等四位祖师,主要依《观经》在弘扬净土的教法,故名之为“观经法门”。此法门的特色,在讲“称名正定业”(善导大师),即劝人若欲往生,当持念佛名。此处所指的“念佛”,乃“他力的念佛”。“他力的念佛”则已领受了“信心”。由此“观经法门”转入“大经法门”的,即是亲鸾圣人的宗教,亦即是“信心正因”。
  如道绰禅师的《安乐集》所言:“浊世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无罪恶感的人,很难获得信心。

三不三信诲殷勤 像末法灭同悲引
  一生造恶值弘誓 至安养界证妙果

首先开讲“三不三信”的人是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将之再详细地作解说,故《和赞》中赞“三不三信”为:
  言不如实修行者 鸾大师巧施妙释
  一者名信心不淳 若存若亡心不定

二者名信心不一 无决定故心散漫
  三者信心不相续 余念间故心杂乱

三信辗转相辅成 行者自当要留意
  信心不淳之缘故 无决定信是必然

无决定信之缘故 念不相续是正理
  念不相续之缘故 不得决定信乃常

不得决定心之故 信心不淳是当然
  如实修行相应者 信心一定本自然

“淳心”、“一心”、“相续心”,名之“三信”,无三信者,名“三不信”。“淳心”指不虚饰、不欺骗、老实的心。“一心”指无疑之心,“相续心”指信心相续。此三心息息相关,即如上述的《和赞》所言般。
  “若存若亡”,指有时候觉得有信心,有时候又觉得没有信心的心境。在有生之年,至少也要达到这个心境,否则要往生很难。达到此心境者,临终被病魔折腾时,方知自己是绝对无力的存在,方会生起仰信大悲慈亲的心,这就是信心。往生净土是“就这样地”往生的。

(9) 第五祖 善导大师

善导独明佛正意

善导大师(纪元613~681)出生于唐高宗时,当时正值中国佛教的黄金时期。六十九岁入灭。大师是中国纯净土教的开祖,著作有五部九卷。其中,《观经四帖疏》的“定善义”,是大师依《观经》定善观,所实修实证的记录文。文中详细地记录着大师心眼了了分明所见到的净土庄严。此文告诉我们,佛力、心力不可思议。
  “定善义”中所描述的内容,非凡夫所能思议,乃超越人的言语心识的。拜读“定善义”,除了可以知道善导大师非寻常之辈外,同时亦能对有佛、有净土,依佛力往生的教法起信。为了救度无法修定善观的吾等凡愚众生,阿弥陀如来用“闻其名号”的法门,为我们打开了往生之道。
  佛教中有四种成佛的修行法:一者修真如三昧,二者修观佛三昧,三者修念佛三昧,四者依“闻其名号”·信心正因的教法得往生。其他宗教所讲的若要到天国,当向神祷告,信神是唯一到天堂的路。但即使能到天堂,亦无法为神。 
  善导大师的功绩即留下了“六字释”、“二河譬”和“二种深信”的注释。“善导独明佛正意”,指当时有他派的学者批评及非难念佛法门,并且说凡夫光念佛是无法往生的。为此,善导大师作了“六字释”,宣说信心中已是“愿·行”具足,阐明凡夫也能往生弥陀如来报土的原委,正面地还击了彼等的非难,故此偈言:“善导独明佛正意”。

矜哀定散与逆恶 光明名号显因缘

阿弥陀如来怜悯一切众生,欲救度之。因此,不论修定善者、或修散善者、或犯五逆罪者、或无恶不作的人,皆能于信一念中被弥陀的光明所摄取。因此善导大师在《礼赞》中言道:
  “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光明名号显因缘”,即是右文之意。阿弥陀如来以“光明”和“名号”的因缘救度十方众生。
  光明如母,名号如父,信心如子。
  安心的细腻之处,首推善导大师。法门的雄浑自然之处,亲鸾圣人则为第一人。

开入本愿大智海 行者正受金刚心
  庆喜一念相应后

“开入”指开示悟入之意。“本愿大智海”指如来的智慧海,即“智愿海”。信心是如来的大悲心,亦是佛智,是名号。如来的大悲贯彻,即是信心。
  感受“佛智不思议”是“不思议”的即是信心,感受依名号的威神功德力往生的亦是信心。又“开入智愿海”,指“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一句已渗透骨髓之意。疏忽一句者,纵读千万句亦枉然。弥陀“智愿海”很可贵。
  听了“智愿海”的教法后,仍执意“要念佛才能往生”、“要获信才能往生”的自力心态,令人费解。
  二十愿(真门)的念佛非“大行”。“大行”乃指“闻其名号”的“名号”为“大行”。“大行”成就为“大信”,“大行”外无“大信”。此“大信心”名“金刚心”。“金刚心”乃“决定心”,即“坚固深信”,亦即是如来的“大悲心”。
  “大悲心”是“佛智”,“佛智”即“大悲心”。是以如来的“智愿”摧破我们的根本无明,此外我们是无往生之道的。因此,如来的“智愿”名“愿力之道”。听了此后,心生感动者,名“金刚心”,名“庆喜一念”。彻底地臣服于罪业深重时,即活于本愿时。 
  与韦提等获三忍 
  “韦提”是摩竭陀国频婆沙罗王的王妃,她的儿子阿阇世王子,因被恶友提婆唆使,不止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篡夺了王位,并且又软禁了自己的母亲韦提。
  韦提在悲痛感叹之余,遥向释尊求救。释尊以佛力示现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于韦提面前。韦提即向空中三尊顶礼,以“见”佛故,当下获得喜忍、悟忍、信忍等三忍。
  “三忍”即是“信心欢喜”之意。《大经》成就文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闻”名号,信心欢喜者即大信心。韦提的情况比较特殊,以肉眼拜“见”了三尊,故当下得到“信心欢喜”,此名“见”即“闻”。故此处言:“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 
  即证法性之常乐 
  在生平获得信心,生大庆喜的人,命终后立即往生净土,证得真如法性之常乐,获得弥陀同体之法身。在此要注意的问题是,获得了信心之后,到底起不起欢喜心呢?
  家父久太郎,有一次被日本国铁的布教师(佛教)问道:“稻垣先生,你起欢喜心吗?”(此意即是“没有起欢喜心,就是没有信心”)。当时,家父回答说:“人生病发高烧,烧到四十多度的时候,欢喜得起来吗?”听了这反问后,布教师一句话也答不出来,隔天就向人说:“我没有当布教师的资格”,说完马上带着整理好的行李,离开日本跑到美国去了。这事发生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
  因此,信心也好,往生也好,以自己的“起不起欢喜心”为准则是不行的。后生并不是求助于“欢喜”的。《叹异钞》(第九章)也言:
  “该欢喜到手舞足蹈的事却欢喜不起来,这是烦恼的所为”。
  “从久远劫到现在,流转苦恼的旧里难舍弃,未生安养的净土不怀念,此实是烦恼兴盛的杰作。虽然依依不舍,一旦娑婆缘尽,一口气不来时,当往生彼土”。 
  话虽如此,说“无欢喜也行”也不是,说“非有欢喜不可”也不是。所谓“信心欢喜”的“信心”,乃指“信一念”。“欢喜”有时是后续的心态。又“信心”和“欢喜”同时生起者,名之“一念喜爱心”。
  圣人在《信卷》中解释“信乐”(信心)为:“欢喜贺庆心”,此即是信心的人,必有安心,这即是“欢喜贺庆心”,亦是“一念喜爱心”(《正信偈》)。
  彻底地臣服于罪业深重时,即活于本愿时。此即是安心,是欢喜。真实的信心不似其他宗教般要“神啊!主啊!救救我吧!”,要不安地祈祷直到断气为止。
  不问僧俗,当拜读《正信偈》、《和赞》与《御文章》。持续不断地拜读到九十岁时,会发现到:同样的圣典,是体会不同,感受不同。所以直到一口气不来为止,当专心专意地拜读圣教。《和赞》言:
  善导大师乞佛证 翻转定散之二心
  为说贪嗔二河譬 守护弘愿大信心

(10) 第六祖 源信和尚(一)

源信广开一代教 偏归安养劝一切

源信和尚(纪元942~1017),亦名源信僧都、惠心僧都。七十六岁示寂。因曾在比睿山横川的首楞严院,故又被称为首楞严院、横川。
  源信和尚是一位饱学者,阅读《大藏经》五遍,深究大小乘之源奥,著有《往生要集》,劝人念佛,往生净土。故《正信偈》赞其为:“广开一代教,偏归安养劝一切”。 
  专杂执心判浅深 报化二土正辨立 
  源信和尚造了《往生要集》,判释“专修”和“杂修”。依圣人的意思,“专修”指他力念佛,他力念佛的真精神,在愿力回向的真实信心(十八愿的三心)。真实信心的人,心住于本愿力,所以不会再动摇。但是“杂修”的人,由于对“定善”和“散善”(诸行)尚还动心,所以虽然听到了本愿,却还是一面念佛(正定业),一面兼修助业(读诵、礼拜、观察、赞叹供养)以求往生,此名为“助正兼杂”。
  《和赞》(《高僧和赞》善导章)言:
  助正并重修持者 虽精进亦名杂修
  不得一心之行者 自无念报佛恩心 
  心不专一之行者 即名为杂行杂修
  斯非净土之业行 所谓杂行即是此 
  虽是专修持佛号 祈求现世利益者
  是人亦名为杂修 千中无一即是此 
  如上所言,圣人劝诫行者说:“不要杂行杂修,否则无法往生真实报土”。可惜真宗的门徒中,有很多是杂行杂修者,真正专修者,十万人中只一、二人。因此圣人在《正信偈》中苦口婆心地呼吁道:“莫杂修杂行”。
  专修者,即一心一意依凭弥陀的人,心牢固不动摇,故名“深心”。“深心”即是“坚固深心”,又名“金刚心”。杂修杂行者,心不牢固,不坚固,非他力回向之信心。因其心老在动摇徘徊,转来变去,故名之为“浅心”。
  置心深处,执心牢固者,即一心一意依凭弥陀的人,必往生报土(真实的净土)。但是修十九愿,定·散诸行的人,则往生化土。彻底区别此的人,即是源信和尚,故赞其为:“报化二土正辨立”。
  很多人常自说:“我不敢妄想要往生真实报土,只求到化土就够了”,而励修诸行,自力念佛,其实这样的人,恐怕连化土也去不了。
  滋贺县有一位住持,逢人就劝人念佛,又对门徒们说:“你们大家要努力地念佛求往生,到化土很不错。我这么努力念佛,就只求到化土就好”。
  岐阜县也有一位同行在临终前说:“我一天念二万遍的佛,大概能往生吧?”
  此二者皆不可靠。
  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的念佛,乃“念称是一”的念佛。就如莲如上人所言:“思于内,色(念佛)形于外”,此即是“信心即念佛,念佛即信心”的念佛。因此,这样的法门又名“一行往生门”、“行中摄信”、“信行通摄”的念佛法门。然不论是什么称谓,其内涵皆是“信心正因”,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信心,是不忘报谢佛恩的念佛,如此的念佛人,才是名副其实的真念佛者。 
  所谓“化土”,乃报土中的化土,此名“正觉化用”。化土是如来以大慈悲心为我们所成就的。往生化土者多,往生真实报土者则少。化土即“边地懈慢(懈慢界)”,又名“疑城胎宫”。“化身土卷”言及化土往生道:“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常听到有人天真地说:“往生化土的人,时间一到就能从化土搬家到真实报土”,这是错误的观念。又有人说:“化土就在现土”,这也是误人之语。 
  极重恶人唯称佛 
  “极重恶人”是无法成佛的,唯有称念佛名,才能往生极乐。这里所说的极重恶人,乃指的《观经》下品下生的恶人。“称佛”即是念佛,即是“行”之意。如果粗心的看此语,往生会误以为不论有无信心,只要念佛即可往生,此是不正确的想法。
  此处所言之念佛(行),乃“信行不离”的念佛。欠缺信心的念佛,即“有口无心的空念佛”是无法往生的。
  观经法门,即《观经》的念佛往生,此乃“行中摄信”、“信行通摄”、“一行往生门”的教法。此时所说的“念佛”,虽是用的“念佛”二字,其实此处所指的念佛,是“信心相伴”的念佛。亲鸾圣人的教法乃大经法门,即“信心正因,称名报恩”的教法。
  七祖中,上三祖(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是弘扬大经法门的人。下四祖(道绰禅师、善导大师、源信和尚、源空上人)是弘扬观经法门的人。因此,《正信偈》中,于昙鸾大师的释文则说:“正定之因唯信心”,以明示“信心正因”。在源信和尚的释文时,则说“极重恶人唯称佛”,以明示“念佛往生”。
  在此我们该弄清楚明白的是,“唯信正因”和“称名正定业”的内涵并无不同,只因所依据的经典不同,故所建立的法门亦随之而异。追根究底的话,“往生正因”只一信心。换言之,大经法门乃教人“信佛往生”,观经法门则教人“念佛往生”。
  事实上,是“信佛往生”,或是“念佛往生”的问题,从古至念困扰过很多学人。
  总之,净土真宗的正意是“信心正因”,是“信佛往生”。又此时的“称名念佛”,即是“报恩行”。净土宗立足于观经法门,因此就如《一枚起请文》(法然上人作)所言:
  “但为往生极乐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无疑,以此信念念佛外,无别之窍门。”
  此是“极重恶人唯称佛”的法门。因此,净土宗的人大都有“称名即可往生,不称名即无法往生。要往生极乐,非念佛不可”的观念。这都是不知何者是法然上人的真精神所在的缘故。
  《选择集》(法然上人作):“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 念佛为本”的师教,亲鸾圣人领受为:
  “念佛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信心”。
  由此可知,“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圣人为了彰示“信心正因”,故开第十八愿为五愿(十一愿、十二愿、十三愿、十七愿、十八愿),著作《教行信证》,创立净土真宗。此名为“五愿开示”,故言真宗是“五愿开示”的法门。
  善导大师以第十八愿一愿开了“念佛往生”之门。第十八愿的内容即“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信),及“乃至一念”的“念佛”(行)。此“信”“行”一致的实践者,即能往生。
  善导大师依据本愿,摄“三心”(信)于“乃至十念”的“念佛”(行)中,故名第十八愿为“念佛往生愿”,开“称者必得往”的宗教。法然上人和善导大师的教法完全一致,此即是《正信偈》的“极重恶人唯称佛”,亦是所谓的观经法门,亦即是净土宗的面目。

(11) 第六祖 源信和尚(二)

《正信偈》、《和赞》,与《教行信证》同样是“五愿开示”的教法。《正信偈》,一文共揭载了七高僧的教义,并以“唯信正因”为往生的结语。
  透过七高僧一贯且统一的传承,“唯信正因”的教法,已是不动的铁则。只是七祖因应时机,方便度众生故,所表现的化风各有不同。故下四祖的传承以“极重恶人唯称佛”为化风。上三祖的传承则以“正定之因唯信心”为化风。因此若只看字面不察化意,则易误认七祖各自信心互异,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经法门的“信心正因”,和观经法门的“念佛往生”,根本上并无不同。依《教行信证》研究之,则知二者一致,研究此教义的,即名“宗学”(真宗学)。
  那么是如何的一致法呢?圣道门皆不出“定善”和“散善”。到净土门时,《观经》则始于“定散行”,终于“念佛”。“念佛”的教法再深入到《大经》时,则成“信心正因”。至此,如来的本愿方始真正得到满足。此即是“本愿一乘”法门的自然展开。
  此法门是由《大经》(根本),垂示到《观经》(枝末);《观经》复再回归到根本的《大经》,此乃法尔自然。善导大师早已知此,只为因应时势,暂依《观经》立教,其根本精神则在《大经》。因此,善导大师言: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透晰善导大师的精神,开宗立教的,即是亲鸾圣人的“大经法门”,即是《教行信证》的宗教。《教行信证》的宗教,即“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一念)”。 
  以上所述,即《正信偈》在源信和尚的释文中,言“极重恶人唯称佛”的原由。很多同行把此句朗朗上口,且自称是“极重恶人”,但是当其读到妙好人传时,却又羡慕地想要像妙好人一样,这样的心态还是不行。
  当了妙好人又如何呢?“极重恶人”是不像妙好人那样殊胜的。《妙好人传》就好像药,很多人不会吃反而中毒。虽然在这里,用到“唯称佛”三字,源信和尚的真精神则在“信心正因”,此意可由下述之文得知。

我亦在彼摄取中 烦恼障眼虽不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

《观经》有“隐显”二义,“隐”义是指含藏于文字中之真精神,“显”义则指字面上之意。此三句《正信偈》的偈文,是根据《往生要集》而来。《要集》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亦在彼摄取中,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圣人依“隐义”引用了右文的文字,简要俐落地申明了源信和尚的信心即是“信正因”。
  “大悲”深故,“无倦常照我”。“摄取不舍”故,“常照我”。又因“光明遍照”,故能“摄取不舍”。
  “光明遍照”是何意呢?“总序之文”言: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
  依法,因有“无碍光明”,故能破“无明暗”。同理,“光明遍照”,故是“常照我”,是“摄取不舍”。又因“若不生者”的誓愿故,“信乐时至自开发”。因此,若以为“获得信心的话,就能获得摄取不舍的利益”的想法是不行的。“……的话”,老是要加上条件“的话”,是无法得到决定心的。
  “忘己”地仰信“若不生者”的誓愿,忘己则“光明遍照”。仰信“无碍光明”,仰信,仰信,仰信到“忘己”,自己被确固不拔的本愿召唤声降伏,这才是“真实的信乐”(信心),是“摄取不舍”。
  “忘己”,是已明白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懂,都无助于往生。忘己,即“机的深信”,是已确切地自知落在谷底。掉到谷底的人,“大悲无倦常照我”的一言已足矣,“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一言已足矣,这就是所谓的“信心欢喜”、“庆喜金刚的信心”、“一念庆喜人”。这可和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联想在一起。
  “极重恶人唯称佛”的真精神,即“我亦在彼摄取中”。《行卷》言:
  “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
  如来有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故,极重恶人方能获救。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一句能治万劫渴。

(12) 第七祖 源空上人(一)

本师源空明佛教 怜悯善恶凡夫人

源空(法然)上人(纪元1133~1212)阅读《大藏经》共五遍。其中,特别注重源信和尚的《往生要集》。又当他读到善导大师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顺彼佛愿故”一文时,忽如晴天霹雳般,受到从未有过的感动。于是,他再重新地拜读善导大师的著作,前后共七次。因此,净土宗的人士言:祖师是依“顺彼佛愿故”的五字开净土宗的。
  法然上人大约在此时,即承安五年(1175),四十三岁时,离开了修学多年的比睿山(天台宗),下山来到京都的黑谷(吉水),在此地开始弘扬念佛法门。故后来人们敬称上人为“黑谷上人”,又称“法然上人”。又亲鸾圣人在二十九岁时(建仁元年三月,1202年),到六角堂参拜百日。至第九十五天的时候,得到观音菩萨的灵现,被指示前往吉水,参访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诞生于人皇七十五代崇德院,长承二年四月七日,八十岁示寂于八十四代顺德院,建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有关上人的传记,可拜读圣觉法印法师的《十六门记》(一卷)、觉如上人的《拾遗古德传绘词》(九卷)、及亲鸾圣人的《高僧和赞》。
  存觉上人的《教行信证六要钞》言:
  “〈本师源空明佛教〉一句,在称赞上人的智解(智慧),〈怜悯善恶凡夫人〉一句,在赞叹上人的悲心。”
  《和赞》亦言:
  由智慧光力 现本师源空
  开净土真宗 宣选择本愿
  “智慧”和“大悲”之德,乃法界德,法性(真如)具备了法然(自然)的功德,此功德正是阿弥陀如来的功德,亦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众生即是依此功德力往生的。
  身为阿弥陀如来的化身,依阿弥陀如来的功德出现的,即是法然上人。上人在世时被誉为“智慧第一法然师”,当时各宗各派的高僧们,不论于学于德,皆无人可出其左右。圣道·净土二门的教法,上人悉已通达。
  法然上人的伟大非笔墨所能形容。由《御传钞》一书可知之:
  “第二段:建仁第一历春左右,(略)访源空上人的吉水禅室,(略)绍隆真宗的大祖圣人,特尽宗之渊源,极教之理致,述此立受他力摄生之旨趣,彻底决定凡夫直入之真心”。
  又在惠信尼女士(圣人的妻子)的书简中,亦有提到:
  “圣人遇见法然上人后,连续一百天,每天无间断地到法然上人处请法”。
  又《化身土卷》亦言:
  “然愚秃释鸾,建仁辛酉历,弃杂行兮归本愿”。
  依据此文的记载,“建仁辛酉年”,正值圣人二十九岁,是年亦是圣人入法然上人门下时。因此,一般公认这年大概是圣人信心决定之年。关于十九愿、二十愿的年代,则要回溯到圣人在比睿山的修学时期。 
  真宗教证兴片州 选择本愿弘恶世 
  “真宗”即是净土真宗。法然上人沿袭了中国所通称的净土宗的宗名,因此上人在生时,自称是净土宗。虽然如此,到了亲鸾圣人的时候,为了弘扬恩师法然上人(净土宗)的真精神所在,故开始启用“真宗”二字。
  “教证”,指“教、行、信、证”。教、行、信、证,简称为“教证”,或是“教行证”。“选择本愿”指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愿名有多种,善导大师用“念佛往生愿”,法然上人用“选择本愿”,亲鸾圣人则加上了“至心信乐愿”、“本愿三心愿”及“往相信心愿”。
  在《信卷》中,圣人则用“至心信乐愿”。此处所言的“选择本愿”,则沿用自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
  亲鸾圣人用两种名词来表达第十八愿:
  一是“信心正因”。圣人将十八愿分为十一愿(必至灭度愿——《证卷》)、十二愿(光明无量愿——《真佛土卷》)、十三愿(寿命无量愿——《真佛土卷》)、十七愿(诸佛称名愿——《行卷》)、十八愿(至心信乐愿——《信卷》),此又名“五愿开示”。五愿开示时,则言第十八愿为“至心信乐愿”。
  二是“选择本愿”。概括性的讲第十八愿时,则用恩师法然上人所用的“选择本愿”来表达第十八愿。《和赞》言:
  由智慧光力 现本师源空
  开净土真宗 宣选择本愿
  在圣人心中,净土真宗方是真正汲取了法然上人所开创的净土宗的真精神。圣人对恩师法然上人的敬重,非笔墨所能形容。接触法然上人悲智圆满的人格,接触如来愿力回向大信心的人格,此人格和人格的接触,方始孕生出亲鸾圣人的大信心。
  《御传钞》述及两大师的人格接触为:
  “立受他力摄生的旨趣,彻底决定凡夫直入之真心(信心)”。
  《正信偈》的结尾语,“唯可信斯高僧说”,意在阐明亲鸾圣人从自身的体验上,确知信心若没有和具信心的人格接触,是无法获得的。“高僧”,指法然上人,亦指七高僧全部。此处亦意谓着:和七高僧、释迦如来、阿弥陀如来的人格接触很重要。

(13) 第七祖 源空上人(二)


“本愿”、“选择本愿”、“至心信乐愿”等用语,一般的信徒听了已不下千百遍,但是依然生不起信心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彼等不知要透过恩师(良师,得道者)的人格,透过恩师的言语,信顺如来的本愿(誓愿)乃确固不拔,乃万古不易,乃法界自尔的绝对大真理之故。
  “人格”和“人格”的接触,是获得信心的秘诀,但是一般人,一提到“本愿”,大多只是概念上的理解到这是阿弥陀如来的誓愿。因此,听了几十年仍然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彼此不来电。
  本愿确固不拔故,信心亦金刚坚固。本愿确固不拔,可从天亲菩萨的《净土论》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一文求证之。
  关于选择本愿,《行卷》的偈前文言:
  “凡就誓愿,有真实行信(十八愿),亦有方便行信(十九愿、二十愿)。其真实行愿者,诸佛称名愿(十七愿)。其真实信愿者(十八愿),至心信乐愿(五愿开示时之名),斯乃选择本愿(建立十八愿一愿时)之行信也。其机者(往生人)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往生者则难思议往生也。佛土者则报佛、报土也。斯乃誓愿不可思议一实真如海(法界大真理),《大无量寿经》之宗致(真精神、眼目),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若不了解右文之意,则无法懂得《正信偈》、《和赞》、《御文章》及《教行信证》。没有整体的听闻真宗是不行的。此偈前文乃《正信偈》整体的根本义,同时亦是净土真宗的根本义。
  偈前文之意如下:
  【阿弥陀如来,以大智大悲眼慈视十方众生。众生因没有了悟法界(大宇宙)的真理和实相智慧(真智·大智),故虚妄颠倒,谄伪邪恶。完全修得戒定慧的人,自能成佛。此乃天地自然的理法,不会有误。然实践证道的修道者,无有一人。
  照见了知此现实状态的如来,以大誓愿力(本愿力)、大慈悲力、大智慧力,亦即以如来正觉的功德力救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如来的“本愿”。此“本愿力”和“功德力”,即是“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化为大悲召唤的敕命,呼唤我们说:“汝正念直来”(就那样地来吧)。
  立足于如来本愿的大慈悲心时,四十八愿皆为“大悲的呼唤声”。四十八愿悉为“如来的真实心”,故名之“愿意一实门”。
  因众生的“机”(自己的心和能力)各别不同故,“信”亦各别,故救济众生的本愿,方有“十九愿”、“二十愿”、和“十八愿”的差异。虽然有三愿之异,若从如来的大慈悲心而言,三愿悉摄于第十八愿中。如来的大慈悲心虽一,应机(众生的机类),故有方便愿的十九愿·二十愿。
  从三愿差别的角度来说,十八愿的“真实愿”和十九愿·二十愿的“方便愿”的救济条件不同,此又名“愿事差别门”。故偈前文言:
  “凡就誓愿,有真实行信,亦有方便行信”。
  这里提到“真实行信”及“方便行信”。一般我们常可听到的是“有信心的话即可往生”,即一般所言皆在强调“信心”。但是严格说来,“信心”指的是“行信”。其他宗教大都只说:“信仰的话即可获救”,而不说“行”。
  净土真宗乃由“南无阿弥陀佛”(行、十七愿的行)展开,化为十八愿的“信”,故言“信”即“行信”,此即是净土真宗。
  提到“行”,以“自己的念佛”是“行”的观念是不对的。念佛虽说是“行”,第一“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行)流动为“信心”(信),“信心”流动为“念佛”(行)。此处的“行信”乃指“南无阿弥陀佛即信心”之意。离“南无阿弥陀佛”即无“信心”,离“信心”即无“南无阿弥陀佛”,故言“行信”。此“行信”中有“真实行信”(十八愿),亦有“方便行信”(十九愿和二十愿)。
  《正信偈》的构造为何呢?《正信偈》由三部分构成:
  (一)弥陀本愿、(二)释迦述成(证明)、(三)七高僧的释义。此中述及到“真实行信”和“方便行信”。
  真实愿即十八愿,亦是“真实五愿”。圣人开一本愿(十八愿)为“五愿”,以此造了《教行信证》一书,开创了净土真宗。《教行信证》中很清楚的判别了“真实愿”(十八愿·真实五愿)与“方便愿”(十九愿·二十愿)。并说依真实愿者,得遂“报土往生”(难思议往生),依十九愿·二十愿者,得遂“化土往生”。
  “方便愿”名为“假愿”,“真实愿”名为“真愿”。身为真宗的门徒,必须辨别真假不可。《教行信证》是“真假明断”之书,亦是“真伪(真指净土真宗,伪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决判”之书。不知真假(真实和方便)故,以致迷失如来的大悲,无法往生报土。
  《正信偈》的“报化二土正辨立”一句,乃指“真假明断”;“万善自力贬勤修”一句,亦是在明断“方便”和“真实”。自力的人,大都不知自己是自力的行信。杂修杂行的人,大都不明白自己在杂修杂行。因此,圣人在《正信偈》的偈前文道:
  “有真实行信,亦有方便行信”。
  又言:
  还来生死轮转家 决以疑情为所止
  速入寂静无为乐 必以信心为能入
  此文亦是在劝告我们,快舍“方便”就“真实”,这是圣人用心良苦之处。《教行信证》的“化身土卷”即是为此而造。

下一篇:五台山笔会:穿过俗尘的淡静时光(组诗)
上一篇:2017中国五台山千僧斋筵·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暨妙生大和尚现场以224个国家名称诗偈颂书法研讨笔会邀请函
相关文章
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
返回顶部